• 设为首页
  • 帮助
  • 会员助手
  • IDC服务
  • 别让卫生间成为健康杀手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9-1 9:17:29
    作者:创汇卫浴 文章录入:创汇卫浴设备有限公司
  •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法察觉的惰性气体。水泥、砖沙、大理石、瓷砖等建筑材料是氡的主要来源,地质断裂带处也会有大量的氡析出。氡及其子体随空气进入人体,或附着于气管粘膜及肺部表面,或溶入体液进入细胞组织,形成体内辐射,诱发肺癌、白血病和呼吸道病变。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氡是仅次于吸烟引起肺癌的第二大致癌物质。

     

    瓷砖,用前先测试氡气含量

    吸烟能引起肺癌,人们都十分清楚.但氡及其子体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杀手,也能引发肺癌,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氡气是致癌物质

    氡气(222Rn)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氡的同位素(氡及其子体)是由镭的同位素衰变而产生的.室内氡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材料.用量最大的砖石,混凝土,泥土以及石材,地砖,陶瓷制品等材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镭,它可衰变成氡气,并进入室内.

    二是房屋地基下的岩石和土壤.经检测发现,靠近地表的土壤中氡的浓度比靠近大气中氡的浓度高出10倍以上.土壤中的裂隙及岩石中的断裂构造可使房屋地基下的岩石和土壤中的氡向室内扩散.

    三是室外空气中的氡.在室外空气中,氡被稀释到很低的浓度,几乎对人体不构成威胁,可一旦进入室内,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就会大量积聚.

    四是供水,燃煤及天然气等释放的氡. 供水,燃煤及天然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镭和氡..氡会随着水,天然气的使用进入室内,不过浓度很低.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等国际学术团体一致公认:长期在氡浓度较高的环境中生活会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增加,以及其他疾病的产生.氡扩散到室内被人吸收后会沉积在呼吸道内,在支气管上皮部位进行衰变,使肺部组织受到照射,增加肺癌的危险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明确将氡列为重要的19种环境致癌物之一.据科学家估计,在美国,每年有1.52.2万例肺癌患者与室内氡的暴露有关.肺癌和白血病的患者中有10%-25%是由氡诱发的.

    科学研究表明,氡对人体辐射的伤害占人体一生中所受到的全部辐射伤害的55%以上.其潜伏期约有15-40.并且长期受到低浓度氡的辐射比短时间受到高浓度氡的辐射危险性大.

     

    我国对室内氡浓度有明确规定

    我国对室内氡浓度的调查显示,地下室,窑洞等裸露的墙体和用煤渣砖等其他工业废渣建造的建筑物中氡的浓度稍高.据我国放射性卫生机构对各类的建筑材料检测发现,各类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无釉地砖,彩釉地砖,花岗岩,马赛克,红砖,混凝土,渣水泥,普通水泥,石灰石.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联合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已于今年3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要求对氡进行测定,并规定氡的浓度年平均值应小于或者等于每立方米400贝克(放射性物质每秒钟能产生一次衰变,1贝克).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被分为两类:其氡浓度的标准也不一样.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和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人们在其中停留的时间较长,且老幼体弱者居多,一定要严格要求,定为I,其氡的浓度小于或者等于每立方米200贝克.其他如旅馆,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商场,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一般人们停留较少,或在其中停留(工作)的以健康人群居多,因此定为II,其氡的浓度小于或者等于每立方米400贝克.

    世界各国对氡的污染及防治十分重视.1983年开始,美国政府就决定每年10月的第三周为国家氡活动周,至今每年都在认真地执行.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氡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卫生部定于每年(2001年开始)11月份为全国防氡月.环境专家会走上街头,宣传防氡的意义及治理措施,以保证人们的健康.

     

                     ----摘自<<环球时报>>744   20

 
版权说明:
  • 1、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中国创业投资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中国创业投资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中国创业投资网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中国创业投资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中国创业投资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中国创业投资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