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帮助
  • 会员助手
  • IDC服务
  • “V文化”VS“Q烧症”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9-5-5 8:30:04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投资领域长期以来存在“V文化”(即“Value Cul-ture”,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强调基本面分析)和“Q文化”(即“Quotation Culture”,倡导价格投资方法,强调股价技术分析)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理念。我国股市的“V文化”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方案推出的同时,也正面临一场来自“Q文化”的挑战:试点方案的大股东单向补偿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在迷茫中不计成本仓促离场;指数点位和历史时点表现对投资行为的心理暗示作用明显上升;投资行为对政府救市政策和措施的期盼和反应显著加强;市场对小道消息的关注程度和传播速度迅速提升……

      如何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贯彻“V文化”,可以作为衡量改革方案是否符合投资人长期利益的标准,在这一标准下,承担非流通风险成本的原有非流通股东和承担高流通溢价投资成本的流通股东,利益将得到统一。改革方案的视角在该理念下,对以下问题的考虑应有所侧重。

      第一,轻对价重定价权,即轻一次性对价套现、重长期平等定价权的实现。对价只能提供短期利益补偿,但不同投资者由于持有资金的性质、目的和成本不同,对风险和收益的认识不同,投资期限不同,导致他们对企业的估值也不同,所以全方位一次性对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实现。对价背后的长期主动定价权才是实现利益平等的关键,而且,市场的功能在于制定游戏规则确保规则顺利运行,而并非确定谁是赢家。

      第二,轻全流通重治理,即轻国有股减持目的、重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正如股票投资一样,投资回报率和投资分散程度并不呈绝对正相关关系,企业价值成长的关键也与股权分散程度无绝对关联关系。全流通的目的并非提升股权的流动性或分散程度,而在于流通性背后的治理制衡机制,即通过全流通改革实现同股同权,最大程度发挥对企业管理层的多方位公开监督作用,确保企业良性运作。

      第三,轻补偿重增值,即轻解决历史成本补偿、重扫清发展中的不确定预期桎梏。正如前面所言,不同投资主体的历史成本很难逐一算清,也难以统一补偿,应该看到妨碍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是潜藏的对改革规则的不确定预期,以及由于特殊的股权成份特征导致的相对估值不确定预期。从投资的角度看,不确定性风险需要补偿,从而导致相对估值下降,目前许多大盘蓝筹的相对估值水平已与国际接轨,相信消除了改革规则的不确定性预期,将一方面使投资估值难度下降,另一方面,估值环境的稳定也将有利于提升国内股市的相对估值水平。
     

 
版权说明:
  • 1、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中国创业投资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中国创业投资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中国创业投资网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中国创业投资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中国创业投资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中国创业投资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