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帮助
  • 会员助手
  • IDC服务
  • 骗招惯用的五类手段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10-13 11:30:59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一是混淆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由于不少考生和家长并不了解高等教育的各种类型,一些不法分子就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和高考的区别,声称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可以上名牌大学。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家长花钱买到的录取通知书实际上并不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同样也拿不到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学生往往入学后才知道上当。

           二是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骗取钱财。被录取学生应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在高考前,必须通过录取学校组织的统一测试,二是必须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只有达到生源所在地的省控线和所报考学校要求的分数线,考生才可能被录取。而一些不法中介却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让家长误以为自主招生就是学校说了算,只要花钱就可以搞到指标。

           三是假借定向招生的名义进行诈骗。有一些骗子对考生家长吹嘘自己和大学有关系,可以搞到定向招生计划,只要出所谓的定向费,考生就可以被录取,以此骗取钱财。实际上,教育部已经对定向招生加强了管理力度。从2005年开始,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不再安排定向招生名额。有定向招生资格的学校招生人数也不得超过当年定向招生规模的1%%,同时对定向招生降分也有一定限制,并且规定高校及定向就业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收取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费用。

           四是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每年高招录取期间,一些骗子利用考生或家长提供的考生考号,在招生咨询时向有关人员了解招生情况。一些考生原本属于正常的投档录取,骗子们却向考生家长要钱,声称是自己找关系和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录取的。

           五是吹嘘自己神通广大,可以拿到内部指标。一些骗子甚至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说计划外指标可以加分录取,以此为由索取指标费。还有的要求考生家长先预付一部分定金,多则几万元,少则几千元。这些骗子在弄到钱以后,溜之大吉

       

       
 
版权说明:
  • 1、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中国创业投资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中国创业投资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中国创业投资网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中国创业投资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中国创业投资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中国创业投资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