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帮助
  • 会员助手
  • IDC服务
  • 为什么员工抵制变革?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2-10 12:07:02
    文章录入:网友(None)
  •     尽管高层管理者费尽了努力,然而,企业变革常常以失败而告终。研究表明,这些失败至少有一个共同的根源:高层管理者和员工对变革的不同看法。对高层管理者而言,变革意味着机遇:不仅是企业的机遇,而且也是自己的机遇。但很多员工来说,变革似乎意味着破坏和强人所难。为了弥补这种看法上的分歧,管理者必须重新思考员工的“个人契约”,即员工与公司之间存在的相互义务与承诺。

        员工与组织之间有着互惠的义务和相互的承诺(其中既包括公开描述的,也包括隐含没有严明的),它们界定了二者的关系。保罗·斯托贝尔(Paul Strebel)把这种协议称为“个人契约”。而企业的变革获得,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改变了协议的内容。如果管理者不对新的内容进行重新界定,并说服员工接纳它,那么,对管理者来说,期望员工全权接受改变他们现状的变革,是不现实的。 

        保罗·斯托贝尔还发现,所有企业的个人契约都包括三个维度,即正式的、心理的、社会的三个共同维度。 

        个人契约中的正式维度,指的是劳资关系中一个人们最熟悉的方面。对员工来说,它指的是公司文件(如工作说明书、就业合同、绩效协议)中界定的某项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绩效要求。作为对承诺完成任务的回报,管理者根据个体完成工作的需要,安排给他一定的权力和资源。对于那些书面上没有明确承诺的东西,则常常达成了口头协议。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个体对组织的承诺来自于对下列问题的理解:我应该为组织做些什么?我在做工作时会得到哪些帮助?我的工作绩效如何评定?我将得到多少报酬、报酬与业绩评估之间的有什么关系?等等。 

        一个清楚明确的正式契约,并不能保证员工对他们所做的工作感到满意,或作出管理者所期望的个人承诺。不幸的是,很多管理者在预计变革会如何影响员工时,仅仅做到了这一步就停止不前了。事实上,工作绩效不仅与这一维度有关,还与其他两个维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个人契约中的心理维度,主要指的是雇佣关系中比较隐含的方面。它包括相互期望和互惠承诺的成分,这些成分由情感(比如劳资之间的信任和依赖)所引起的。尽管它常常没有直接些出来,但心理维度是员工对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达成个人承诺的内在基础。管理者希望员工能对企业真诚,愿意付出一切努力以完成企业的工作,而且他们对于员工所表现出来的承诺方式进行定期观察,并作出种种假设。虽然工作说明书中的内容几乎没有表明承诺的重要性,但员工的行为反映了他们在这方面的认识。通过询问下面这些问题,员工能确定他们对组织在心理维度上的承诺水平:我在工作中实际上应该多勤奋?对于我付出的努力,可以获得哪些认可、物质奖励或其他个人满足?这些奖励对我有价值吗? 

        员工通过个人契约中的社会维度来评估组织文化。他们留意公司在使命宣言中对企业价值观的阐述,并观察公司实际的经营活动以及管理层对他们的态度,了解二者之间是否相互匹配。在社会维度上,员工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我的价值观与组织中其他人的相似吗?在公司中,决定“谁获得什么”的实际原则是什么? 

        未经修改的个人契约会阻碍变革。 因此,在企业变革过程中,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员工的“个人契约”,引导员工修正“个人契约”,确保企业变革的顺利实施。
 
版权说明:
  • 1、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中国创业投资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中国创业投资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中国创业投资网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中国创业投资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中国创业投资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中国创业投资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